豎燈篙
2019-12-14
召請三界神祇前來賜福,並招引十方男女無祀孤魂滯魄前來 接受普度,所以燈篙是祭典期間十分重要的標幟。
豎燈篙的高度規定為 天燈高度要有三丈六、眾神燈高度要二丈四、地府燈高度須為一 丈八,老規矩定下來的,百年來從來沒有人改變過,臺灣民間在舉行祭典和醮典時都會先豎燈篙。豎立燈篙多由宮廟內經驗豐富的執 事人員負責,依照慣例挑選合格的竹材,一般而言,燈篙竹以高大筆直、尾部朝東的 莿竹為佳,東方為太陽升起之方向,故朝東之竹取其陽氣之意。大臺北地區都會化腳步十分快速,所以要尋覓適合做醮典燈篙竹的莿竹並不容易,通常都要進入郊區的丘 陵地尋找。擇定可以作為篙竹的莿竹之後,須在竹身上繫以紅綾,標示為祭典所用, 從此以後直到取竹之前,不可輕易接近以保持其神聖性,稱為「認竹 等到取竹的良 辰吉時一到,信眾人等更須前往莿竹生長地進行祭祀,慎重地告祝山神、土地神取竹 之目的,隨後由工作人員挖採運回,名為「燈篙竹」。